• <dd id="cts4l"><noscript id="cts4l"></noscript></dd>

  • <span id="cts4l"></span>

    全國青少年科普閱讀行動“科學星主播”主題活動之歐陽自遠院士領讀

    來源于:知力君
    發布時間:2022-10-21 16:50:23
      小字號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歐陽自遠院士,領讀《知識就是力量》雜志,帶我們沖出地球、遨游星海!

    從仰望星空
    到遨游星海
    人類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地球之水與物種進化
    水如何孕育了千姿百態的生命?
    地外生命與水的探尋
    太陽系外的“地球”具備
    適宜生命生存的要素都有哪些呢?
    專家學者伴閱讀
    科學筑夢共成長
    本期
    讀《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
    我們邀請到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
    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
    歐陽自遠院士
    將帶我們探尋月球、金星、火星
    去太陽系
    遨游星海
    歐陽自遠院士作為《知識就是力量》雜志領讀者,在“讀《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活動中,通過視頻結合自己的科研經歷講述了與《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緣起。歐陽自遠院士以國家行星科學探測目標的實現為己任,在行星科學探測激烈競爭的時代,迎難而上。從1958年至2003年,歷經45年逐步建立了一些先進的實驗室,培養了一批年青的科學家。而自1957年以來,《知識就是力量》雜志便刊載了許多有關人造衛星的原理和應用,月球、金星、火星和太陽系探測的科普文章,伴隨國家空間探測共同發展。

    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大家好,我是《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領讀者歐陽自遠。我是研究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開展月球和行星科學探測的科學家,也是《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編委會副主任和資深讀者。


    2014年01月,《知識就是力量》改刊后的第一期特別策劃——“你好,月球!”,就是由我來親自撰寫,還寫過一些有關地球、火星和月球的科普文章。

    創刊于1956年的《知識就是力量》雜志作為科普戰線服務于青少年的先鋒,60余年來,在傳播科學知識、點燃科學夢想、發揮知識力量上做出了很多貢獻。

    回想我自己的成長,1956年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后成為研究礦產成因的副博士研究生,畢業后從事地球化學和天體化學研究。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人類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拉開了人類空間時代到來的帷幕,我堅信中國也一定會奔向空間時代,我們年輕一代應該為迎接中國空間時代的到來做些什么準備呢?

    1958年,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空間霸權的爭奪,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探測月球的軍事競爭。1960年相繼開展了火星和金星的探測。當時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還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興,我們沒有工業技術能力,沒有相應的科學技術隊伍。我對蘇、美進行月球與行星探測的計劃、目標、成果進行了系統調查、分析與研究,密切結合國情,思考中國開展月球與行星探測的途徑。

    1957年以來,《知識就是力量》刊載了許多有關人造衛星的原理和應用,月球、金星、火星和太陽系探測的科普文章,更堅定了自己選擇的科研方向。

    從1958年開始,我們系統開展了各類地外物質——隕石和宇宙塵埃,月球與火星的研究。至2003年,歷經45年逐步建立了一些先進的實驗室,培養了一批年青的科學家。我們的研究團隊密切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中國開展月球探測的發展戰略與規劃以及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與載荷配置,都取得了圓滿成功!

    科學家有責任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遵守科學道德。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科學家能夠借助《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平臺,喚起青少年對未知世界的興趣,激發青少年的科技夢想,鼓勵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幫助廣大青少年插上科學的翅膀,去踐行夢想!最后,衷心祝愿《知識就是力量》越辦越好!

    歐陽自遠院士部分《知識就是力量》雜志作品一覽

    国产小骚
  • <dd id="cts4l"><noscript id="cts4l"></noscript></dd>

  • <span id="cts4l"></span>